前行中的旌德,一往無前;奮進中的旌德,令人神往。
在這里,持續壯大集體經濟的場景,猶如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徐徐鋪展。近年來,旌德縣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全力破除集體經濟發展痛點、堵點、難點,推動集體經濟實現多元發展,不斷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建強堡壘 夯實發展“橋頭堡”
以前的旌德,農村黨組織陣地不健全、支部活動開展難、黨支部缺乏號召力等問題一直是困擾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頑疾。
時光荏苒,換了面貌。如今,頑疾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嶄新的景象:一個個農村黨支部充滿著強大的組織力、戰斗力、凝聚力,引領著村莊振興駛入“快車道”。
近年來,旌德在健全基層組織、完善組織制度、建強骨干力量等方面優措施、下功夫、出實招,建強黨的基層組織,織密黨的組織體系,對班子配備不齊、制度建設缺失、陣地設施落后、教育管理不到位、作用發揮不明顯的黨組織進行常態化、長效化整頓。
2021年,該縣高質量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全縣68個村(社區)實行“一肩挑”,村黨組織“挑大梁”“唱主角”的意識不斷增強。
白地鎮汪村村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縮影。2015年以來,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一直實行分設,“兩委”班子不團結、不和諧,村級經濟發展不盡人意。經過實行村黨組織書記、主任“一肩挑”等措施后,有力推動了村“兩委”班子更加團結、思想更加統一,為實現集體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源動力。2021年年底,村集體經濟收入達40.65萬元。
盛夏時節,走進興隆鎮三山村,連片的小香薯種植基地充滿生機?;乩?,村黨總支書記倪海超打開了話匣:以前村里窮,年輕人都想著出去打工,如今在“家門口”就能種香薯賺錢,還不耽誤照顧老人和孩子。
倪海超的欣喜,離不開黨組織的發力。興隆鎮黨委立足實際,大力推選致富帶頭人進入村“兩委”班子培養,2020年又在每個村安排1名年輕后備干部到村鍛煉1年以上,從事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經過2021年村“兩委”換屆選舉,4個村書記、主任、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均由致富帶頭人擔任,后備年輕干部也紛紛充實進村“兩委”班子,一批懂產業、會發展的干部挑起了大梁。
“以前,鎮部分村班子不健全、村級事務決策程序不規范,‘三會一課’不夠重視、流于形式,班子成員擰不成一股繩?!边@曾是困擾俞村鎮黨委副書記湯超的難題。
近幾年來,俞村鎮通過開展“村干部素質能力提升工程”,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充分運用遠程教育、學習強國等平臺,開展大學習大討論,提升黨性修養和實用技能。與此同時,借助“傳習夜?!逼脚_,組織村“兩委”干部、農村黨員學習鄉村振興、項目建設、集體經濟發展等有關政策文件,切實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系列組合拳打出,提高了黨員干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能力?,F在大家干得特別起勁,精神狀態足足的!”湯超說。
廣納人才 積蓄發展“新動能”
人才是第一資源。旌德縣切實發揮本土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關鍵作用,著力在本土人才培養、杰出人才引流、專技人才服務等方面狠下功夫,增強基層組織活力,筑強“領頭雁”隊伍,讓鄉村人才“活”起來。
版書鎮的生動實踐,唱響了人才助力集體經濟發展的“協奏曲”。
鎮黨委副書記嚴祥蓓娓娓道來:鎮里通過實施三大工程,貫通人才培育、引流、服務環節,不斷增強本地人才的“造血功能”。與此同時,把發展需要和培養實用人才相融合,通過“農民夜?!?、主題黨課等形式,共開展種養殖、就業、創業等各類職業技術人才培育課程8期,受益人數達230余人次。
引流杰出人才,版書鎮高招頻出?!拔覀兂浞掷么汗?、清明、十一等節假日返鄉高峰,開展政策宣傳引導,鼓勵退伍軍人、外出務工人員、在外大學生等回鄉創業興業?!眹老檩砀嬖V記者,本土企業牽線搭橋,與外地企業形成良好互動,再通過項目合作、發展顧問等方式,靶向對接、大力引進各類在外高層次人才。
招引人才,更要服務人才。版書鎮創新推行“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給鎮域內企業送去“幫辦卡”,轄區內企業遇到問題和需求時,撥打“幫辦卡”上的電話“吹哨”,職能部門即刻“報到”,把政策和服務送上門。
既要厚愛,也要嚴管。云樂鎮黨委出臺《村干部績效考核辦法》,考核內容涉及政治素質、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等各方面,績效補貼依據年度考核定級情況確定,年底一次性發放。
“對于考核結果為‘不稱職’的村干部不予發放績效補貼,考核為‘優秀’的村干部提高一定比例進行發放?!痹茦锋傸h委負責人表示,在考核辦法激勵下,村干部干事的動力更足。
發展產業 聚力增收“多元化”
“你看,這一大片都是香榧項目基地,香榧樹齡長,收購價格高,是帶動我們增收的優質經濟作物?!痹陟宏栨偭宀稍L時,談及村里的香榧基地,不少村民一臉自豪。
這些年,柳溪村通過大力培育經營主體,走出了一條“產業帶動”的發展之路。
這條發展之路走得踏實穩健。村里一方面引進寧國詹氏集團、浙商熊來生及本村種養大戶前來轉包土地,發展香榧、白茶、果園等特色產業,另一方面依托胡家灣和黃力山千畝山場,以爭取到的旌德縣集體經濟扶持發展基金145萬元入股,合作成立旌德縣藍海森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王家春白茶種植有限公司,先后建成了1150畝白茶、1000畝香榧兩大基地。
如今,持《生態資源受益權證》入股的農戶在家門口就能鼓足“腰包”。村黨總支書記姚洪武介紹得詳細:前10年每年每畝租金300元,10年后每畝保底分紅100元,村集體公司每年保底分紅18萬元。
經過多年發展,如今,柳溪村三大基地香榧、果園開始掛果,白茶也開始采摘。昔日的光禿山,今日茶果香,生態效益逐步顯現。不僅為村集體和入股農戶帶來較大經濟效益,更帶來就業務工機會,極大地增加了農民工資性收入。
近年來,旌德縣堅持把“支部帶動、產業驅動、多方聯動”作為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有效路徑,科學制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全面拓寬集體經濟發展領域。期間,堅持以增加集體經營性收入為重點,積極整合各方資源,鼓勵支持興辦集體經濟組織,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實現渠道多樣化、增收多元化。
蔡家橋鎮堅持以產業為核心,充分發揮各村自然資源優勢,做強“優勢”文章,按照“一村一品”的經濟發展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集體經濟發展路子。2021年,該鎮8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355.86萬元,其中4個村突破50萬元。
窺一斑而知全豹。旌德縣以農村“三變”改革為抓手,從全縣層面整合資源,依托縣國有企業,采取建設用地作價出資或貧困村現金入股的方式,有力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集體變股東,實現村集體年年有收益,徹底消除了集體經濟“空殼村”,村黨組織有錢辦事,在開展公益事業、鄉村振興中不斷提升影響力和組織力。
塑優風貌 描繪宜居“新畫卷”
夏日晴好,百花盛開。踏入孫村鎮碧云村,道路干凈整潔,村容村貌換新顏,到處是一派生機盎然,繁榮景象。
“以前環境臟亂差,也沒有像樣的休閑娛樂設施?!贝妩h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趙小明感慨,自從以黨建為引領、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行動后,村容真是煥然一新。
在具體行動中,由村集體統一出資規劃建設公廁、綠化公園、文化室等公共基礎設施,推進村中綠化美化,以規劃先行為原則,村中在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化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村規民約、衛生保潔制度建設,為后續長久的管理打好基礎。曾經臟亂差的村莊,如今逐漸變成美麗宜居的新農村。
“我們修建了1500余米石墻、20余處花臺、2000余米徽派院墻,還建成了小型污水處理站2座,安裝了200余盞路燈。大屋文化廣場、石井廣場、東川廣場也相繼落成,大大滿足了村民文娛活動的需求?!壁w小明特別欣喜,現在村里還組建起了舞蹈隊,每到傍晚,村民們都會聚到一起跳舞健身。
碧云村的嬗變是一個鮮活的“樣本”。
近年來,旌德堅持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刷新村莊“顏值”,領跑鄉村振興。與此同時,積極組織各項美化潔化綠化活動,號召團結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村莊美化潔化綠化行動,營造良好的愛護環境、保潔護潔的氛圍。
如今,走進旌德縣的任何一個村莊,路直、溝清、渠暢、戶潔、庭美的村容村貌清新映入眼簾,令人心曠神怡,一朵朵“幸?;ā苯k麗綻放,把山城裝點得格外雅致。再從空中俯瞰,一幅鄉村振興的新圖景正精彩繪就?。ǜ毒в?全媒體記者 顧維林)
刷新